今天和同事一起看了由黃渤導演的作品《一出好戲》,感受頗多。
作為一名中毒已深的 HR,生活中的各種事情都會被我往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上去想。
不得不佩服黃渤思想的深度,使我一瞬間想通了糾結幾個星期的問題。
我將戲中人物的三個領頭羊進行區別,他們分別代表了一個公司的三個時期:
王寶強時期
典型的創業初期管理方法,人管人,多勞多得的薪酬,而且并無制度可言。
王寶強的一句話讓我很深刻“不管馬進,還是馬退,只要能找到吃的,那么就是好馬”。
在面對生存的時候,就好比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這樣的員工是毫無自尊可言,我相信任何一家公司在創業初期的時候都經歷過這個過程。
當下面員工忽然意識到,
作為員工,不僅要養家糊口,還應該被尊重被肯定的時候,
公司內部問題就慢慢暴露出來了,
這時候于和偉就帶了一部分人去開創了另外一家公司。
于和偉時期
于和偉在王寶強時期就開始了資源的積累(豐富的食物),戲中特別強調了“時機”兩個字。
其實于和偉一直在等著王寶強犯錯,從而順理成章地自立門戶,
相比王寶強的公司,有什么值得吸引人的地方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家公司尊重員工,并不太看重職級關系,
而且有了薪酬體系、分工合作、員工激勵各種規章制度作為支撐,
所以在于和偉的帶領下,大家過上了短時間內美好的日子。
可是一段時間以后,大家的目標開始產生分歧,
黃渤認為我們不能只是為了生存,而應該更好地生存,
因為跟于和偉的目標不一致,黃渤被踢出公司,
被逼無奈,他也只能自立門戶。
黃渤時期
不得不佩服黃渤,讓我真正見識到,一家有愿景、有使命、有目標的公司是多么強大。
首先,黃渤得到創業資金以后,(彩票變成魚)并未立即創造公司,
而是思慮了很久一起,把公司愿景和目標給想明白了。
公司愿景:新人類的開創者;
公司近期目標:離開小島,尋找更多資源;
公司長期目標:繁殖后代,壯大公司規模。
由此可見,
黃渤是一名資深的人力資源總監,有了愿景和目標以后,
他開始用他的理念和信仰尋找跟他志同道合的人(張藝興、舒淇),
順理成章地成立了新公司。
當他們 3 個人意識到,他們三個是離不開小島的,
他們必須要獲取更多的資源與勞動力來完成他公司的目標(離開小島),
所以他們找準時機,進行一次宣講,這次宣講他向大家傳達了兩個信息。
1、公司的愿景與目標;
2、展示了公司的技術。
其目的就是讓大家相信,他們的目標是可以完成的,從而使更多的人加入。
當然黃渤知道僅僅靠愿景是留不下人的,
所以他組織的團建(篝火晚會)使用了績效管理,
從而有效地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緊密結合到了一起(當然,戲中還特意渲染了黃渤的個人魅力,也就是領導力與演講口才)。
下面為大家畫出黃渤時期的組織架構圖:
崗位職責:
總經理——負責做好戰略與目標的制定,并且維護好下面中層管理的關系;
生產部——負責抓魚,摘果子;
后勤部——負責洗衣服,做衣服,打掃衛生等;
技術部——負責研發離開小島的工具;
市場部——負責記錄天氣,風向信息。
我用平衡記分卡來詮釋下黃渤如何將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鏈接到一起的:
公司愿景:新人類的開創者;
公司近期目標:離開小島,尋找更多資源;
公司長期目標:繁殖后代,壯大公司規模。
戰略主題:
1、生存下去;
2、制造航海工具。
戰略主題分解成關鍵成功指標:
生存下去:
1、提高果子與魚產量:
2、建立規章制度;
3、企業文化培訓。
制造航海工具:
1、收集可利用資源;
2、技術創新。
戰略地圖:
通過以上的大致描述,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其中的邏輯。
電影的結尾有些凄涼,
由于黃渤在糾結責任與擔當更重要,還是金錢更重要的時候,
目標變得模棱兩可(公司愿景上的不清晰或者錯誤),導致最后悲劇的發生。
總結
該電影很好詮釋了企業愿景、使命、目標對于一個公司或者組織來說,是多么重要,讓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達成一致,是多么重要。
最主要的是讓我清楚了愿景、使命、目標的區別在哪里,使我思路瞬間清晰。
這就是績效 HR 眼里的“一出好戲”,你有同感嗎?
只要你有心,任何事都可以往人力資源管理概念上想,可以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END
招聘研究網成立至今堅守初心,以致力于推動“中國招聘管理理念、方法和實戰水平提升”為己任,先后在全國主辦500-2000人大型論壇16場、小型專業研討會(30-200人)200 場,覆蓋城市包括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武漢等全國30多個城市。
【論壇計劃】
贊助咨詢電話:曾老師18825270098 劉先生13312967671(同微信)
Copyright © 2008-2021 www.laserchristmaslightsh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粵ICP備11064537號